目前,中国中央空调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涡旋压缩机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涡旋压缩机为多级压缩,故噪声低和振动小乃是其固有的特点.有些厂家利用低滑动速度,采用了轴向及径向随动密封,故产品性能很好。这种压缩机用于空调,在实用的容量范围内已显示出高效率。由于受到技术和容量范围的限制,使得当前涡旋压缩机的市场只是局限于水果蔬菜的高温库,面对早已有成熟技术的半封闭活塞式压缩,涡旋压缩机要稍显逊色,目前涡旋压缩机市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发展形势?各企业又如何在压缩机市场的夹缝中生存呢?记者就此采访了谷轮、丹佛斯、百福马、大金、三菱电机、北京晶科瑞雪、广东美芝等企业负责人。
一、压缩机市场风生水起 涡旋机技术和容量范围受限成发展瓶颈
在家用中央空调市场持续火热的拉动下,涡旋压缩机自2010年以来持续旺销,供不应求。与此同时,由于涡旋压缩机市场火热,利润稍高,这一市场即将迎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采访中,谷轮、丹佛斯、百福马等企业均表示,在居民房产市场被严控之后,商业地产的市场行情持续上扬,这给中央空调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此同时,以格力、美的为代表的国产中央空调阵营市场份额大幅上升,加剧了本地涡旋压缩机供应紧张。虽然目前涡旋压缩机行业供销行情良好,但涡旋压缩机行业内外竞争越来越趋于激烈。越来越多的旋转压缩机企业加入到涡旋阵营中。
据了解,变频多联机在中国市场以极速上升的势头拉动了中央空调市场的行情,也拉动了以变频多联机为主推产品的格力、美的的市场份额。2010年度,变频多联机在整个中央空调的市场占有率为29%,同比增长27%,变频多联机在变容量多联机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据相关媒体报道,美芝在涡旋压缩机生产线投产后,即宣布计划2015年实现涡旋压缩机150万台年产能的目标。而在2011年5月,上海日立宣布正式推出7HP商用涡旋压缩机,使得产品线突破了最大5HP的限制,开始直接参与涡旋压缩机市场竞争。有传言称,苏州三星电子已斥资购买了1条涡旋变频压缩机生产线,计划2012年3~4月投产,设计年产能10万台,所产机型先是用于自供。三星商用空调近两年发展良好,为了在技术、供货、成本控制上取得主导权,三星电子斥巨资投资了涡旋变频压缩机项目。
在这场火爆的竞争中对于产品本身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受到其核心技术和容量范围的限制,涡旋压缩机不得不面对半封闭活塞式压缩的强势竞争,北京晶科瑞雪的李总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当前涡旋压缩机的市场虽然一片向好,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半封闭活塞式压缩机占优势,涡旋压缩在高温市场占有相当的优势,另一方面其在价格方面也相对来说便宜些,因此在当前压缩机供应紧张之时,涡旋压缩机显现出了些许光芒,如果说从长期使用考虑,涡旋压缩机在技术方面还是不敌半封闭活塞式压缩机,要想在这场难得的机遇中长久地走下去,涡旋压缩机更应该做的是居安思危,发展更加先进的核心技术。
在这场白热化的涡旋压缩机竞争市场中,谷轮、丹佛斯、百福马、大金、三菱电机等国内外品牌相继推出各自先进的技术成果,希望在这个市场中能分得“一杯羹”,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随着原料价格上涨、劳动力紧张等压力的入侵,压缩机的成本也随之上升,眼看压缩机的销售利润逐日下降,不少企业倍感压力,因此不得不减产销售,有些厂家甚至被迫停产从而导致市场上压缩机供应紧张,“惊”“喜”过后各企业应该回归理性,针对当前市场特点转变销售策略
涡旋制冷压缩机属于第三代压缩机,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上世纪80年代首先在日本实现了产业化,并且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高速发展。我国的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对此早已展开研究,但尚未取得有效成果,以至于长期以来,涡旋压缩机核心研发和制造技术牢牢掌控在欧美及日本等地的少数制造商手中。
从生产及市场来看,国内加工工艺水平限制了涡旋压缩机的发展。目前真正拥有涡旋压缩机技术并能大批量生产的公司并不多。国外,美国、日本和法国的几家公司都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并从技术上垄断了具有优越性能的涡旋压缩机的生产,限制了涡旋压缩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内,由于加工工具及涡盘加工专机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比较有实力的生产厂家很少,横向与国外厂家比较,虽然国外涡旋压缩机性能要优越一些,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应当前中国国情,国产涡旋压缩机在竞争市场上相当有前景。但是纵向比较,国内同容量的回转压缩机、活塞压缩机生产技术已经相当完善而且产品价格低廉,相比较而言涡旋压缩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只有提高加工工艺,加大生产力度,实现批量生产,降低生产与运行成本,才能发挥涡旋压缩机的长处。
福粤制冷想了解更多日立压缩机知识请点如下网站:日立压缩机,日立空调压缩机,日立变频压缩机,日立螺杆压缩机 http://www.hitachizg.com/